得有道理。便将自己的课托给余校长和孙四海,将一包钱捆在腰间,拉上成菊做保镖,搭机动三轮车下山去了。
因为怕余校长他们惦记,成菊想在县城看一看,邓有米不同意,交完钱,拿到收据,就往回赶。天刚黑他们就回到界岭小学,将县教育局的盛况,向余校长和孙四海讲了一遍。
邓有米从未见过这么多的同行,一个县有这么多民办教师,全中国的民办教师数量就可想而知了。来的人虽多,交钱的只有一半左右;另一半人,说是来做政策咨询,也有请愿的意思。说起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当民办教师的时间越长,越是交不起工龄钱,大家都觉得应当按实际收入的一定比例付工龄钱才合理。最早的时候,每个月只有四元钱工资,而且一直拿了将近十年,现在算工龄钱,一个月就要交几十元,连教育局的人都说不合理。二十几年了,他们的工资才涨到七十元左右,还是由村委会和教育站各发一半。可问题是民办教师转正后,必须进社会保险这个“笼子”,而进“笼子”的规矩,就是中南海的人也没法改变。
邓有米在教育局见到了张英才。张英才虽然忙得不可开交,还是抽空对他说,这件事不可能再有转折了。张英才的意思是叫余校长他们排除万难也要将这笔钱交上,交了钱,往后的事情就好办了。张英才还说,已经有人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肥肉了,有几个民办教师交不起这笔钱,就有可能便宜几个乌龟王八蛋!
这番话让大家想起,张英才上次回界岭小学时的表情。或许那时候张英才就知道这鬼政策了,才在心里替他们难受。谈到下一步该如何办,余校长和孙四海都不做声,但让人觉得他俩已心中有数了。
说起来真快,才一个月,黄会计来送工资时,就将邓有米和万站长一起,列在公办教师的工资单上。邓有米签字领钱时,双手情不自禁地抖动。黄会计笑着说,他发了几天工资,没见到一个民办教师不激动。难得受宠,针鼻大小的一点好事,就激动得要患心脏病了。黄会计又提醒余校长和孙四海快点到县里去交钱,若不交钱,名字上不了工资表不说,一过期限,有可能连收条都不让写了。
余校长不同他说这些,只问万站长在不在家。听说万站长又带李芳去省城医院做放疗去了,余校长轻轻地啊了一声。黄会计敏感地告诉他,万站长的本钱被李芳的病掏空了,如今是寅吃卯粮,就连李芳送给他的那辆摩托车也折价卖了。真想借钱,最好到没有民办教师的城里去找亲戚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