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不一定能够一撮而就!只要我们进攻受阻,无法速胜,我两河几年的休养生息便失去了效用。
你们都知道,打仗这个事情我们打的是银子,打的是粮草,打的是青壮人力。我两河有今天来之不易,我两河百姓能够安居安稳来之不易,在这个时候我们主动挑起事端,我反复思忖了觉得不妥,所以这件事本王的意思已经定了!”
陆铮顿了顿,又道:“今天我找你们来就一件事,把本王的意思想办法传递给陈立中和张平华,让他们先消停一下!我们以不变迎接万变,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等着就是了。
这个时候的山东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江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淮南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两河稳如泰山,如此我们有什么担心害怕的?”
陆铮这番话说得思路非常的清晰,而且绝对有说服力,孙禀和齐远志两人都是智商绝对高级之人,他们听了之后都暗暗点头,觉得陆铮这番话是真的十分到位,可以说是妥帖妥当。两人心悦诚服。
实际上现在在陆铮手底下的谋士中,齐远志和孙禀的威信是最高的,当然,张平华和陈立中两人也背后各有势力,手底下门生很多,但齐远志和孙禀地位超然,陆铮的意图他们是最清楚的。
有些话陆铮不能说,不好说,不方便说,这便需要让齐远志和孙禀去干这些事情。现在陆铮已经不是当年的情形了,他成了大康朝最大的诸侯,手底下六部九卿各司其职,拥有雄兵十几万,而且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他的武力还能增长甚至翻上一背还多,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陆铮考虑问题不可能还能简单。
就说张平华这件事,陆铮虽然觉得时机不成熟,但是他也不能断然拒绝啊,因为那样做会让下属寒心,会让臣子们有其他的想法。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谁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正要去做并不容易,后来的人把历史上很多人物都当成傻鸟,他们才是真正的傻鸟。
陆铮甚至绝对古往今来,人类进化了很多,社会蜕变更是不可思议,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等等,一直到现在文明。很多事情都变了,但唯有人情世故没有变,唯有人性没有变,还有人的智慧没有变。
就拿大康朝来说,便有太多太多聪明的人了,齐远志,孙禀这两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毫不夸张的说,陆铮纵然是穿越者,他常常多觉得自己比之这两人有很多地方很不如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