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是衣服装不下,这些人能把俩夜壶塞进去。
谁知道,还是低估了这群官兵们下流的动作。
在他们还没准备好动手的时候,那些官兵一个个就开始了上下其手,上下其嘴,差点没把这群人给恶心死。
好在四平关的人数最少,在黑暗中,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以一敌二,以一敌三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之后就鞭尸泄愤了。
好在这些人提前把四平关封闭了起来,虽然有些动静,但官兵一个也没落。
四平关就这么被拿了下来。
从这两次的行动来看,不管是郑泰的策划,还是泰狼大队的执行力和行动能力,都已经很厉害了。
沈三也可以完全放心。
两天以后,另外几个关口城池被顺利拿下,换成了沈三他们手下的人。
而朝廷的令兵几天后来到,还送来了粮食,并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郑泰在每个关隘,都留下了官兵,一番震慑之后,这些官兵也都老老实实的按照郑泰的吩咐去做。
郑泰原本就是小侯爷,在这些人眼里面,倒还有些威望,并没有什么压力。
在拿下了这些关隘以后,沈三他们在中乡县的其他安排也都陆续展开了。
当中乡县各方面的事情都展开以后,沈三手头上的人,倒是也越来越捉襟见肘起来。
之前跟着自己的,大都是山匪出身,别说有什么文化和谋略,就连大字也不识几个。
带兵打仗还能有点作用,帮着自己处理县府当中的事情,就只能干瞪眼了。
就连李志,最近也忙的脚不沾地,而且也是频频出错。
之前的李志不过是米店的账房先生,多少懂一点识文断字,也算是被沈三赶鸭子上架出来的,但是县府的事情多了以后,李志也有些焦头烂额。
要不是凌秋君帮扶着,这县府早就乱了。
说到底,还是现在大乾的读书人太少了。
大乾虽然没有科举制,但从大孟时期就延续下来了官学,都是朝廷设立的,里面的先生也都是官员来进行兼任。
从大孟延续到大乾,都能看出,皇上对于读书人的重视。
打天下需要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