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烈士未成年子女发放的补贴了,林守义夫妻俩就算为了钱,也会把她再留一阵子,哪至于这么快就找个人卖了。
“那你应该已经毕业了吧。”徐俪问得委婉,没说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
事实上农村和城里不同,家里活多,男孩子还好,女孩子很多连初中都没有机会读完。
燕都不是农村,只要能干活,读不读书没所谓,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林乔在叔婶手里讨生活不容易,要是没机会读书,不管婚约成不成,最好都到学校里再读几年。
没想到林乔竟然说:“毕业了,去年就高中毕业了。”
徐俪有些意外,林乔就解释了一句:“奶奶说多读点书没坏处,当初我爷爷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当年战火四起,上了战场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谁还管有没有文化。
可等仗打完了,就看出有没有文化的区别了。林老爷子但凡多识几个字,也能捞个工人当当,哪至于回乡种田,所以老两口一直很重视教育,林乔父亲也是初中毕业,才去当的兵。
到了林乔这里,老太太心疼她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妈,更不舍得早早让她下来干活。日子再难,老太太也坚持让原身读书,一直把原身供到了高中。
徐俪没怎么见过这位林老太太,但听林乔说,觉得应该是个挺有智慧的人,“你奶奶说得对,是该多读点书。不管做工人还是做农民,国家都需要有知识的人来建设。”
说着张阿姨买菜回来了,徐俪起身去厨房看了看,又在后院给林乔收拾了个房间。
“这是小玲回来时住的,床单被罩我都换过了,你要是有什么事,就来前院找我。”
她一看就是那种做事仔细的人,还拿来一个暖水瓶两只玻璃杯,就放在窗边的写字桌上。
林乔把自己背来的书包也放到了桌上,大大方方和对方道谢。
连着好几天精神紧绷,这一觉算是林乔穿越后睡得最好的一觉了,毕竟一直悬心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徐俪又打包了一些早点,到达医院的时候,季铎的吉普已经在下面等了。
从燕都到林乔老家所在的沙河村,少说要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听说季铎已经吃过了,徐俪交代几句让他照顾好林乔,看着吉普开出医院,这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