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违令者,斩!今日有违军令者,已就地正法,望诸将士以此为戒!”
话语间,一股凛然正气弥漫全城,让百姓们看到了新主的决心与威严。
随后,朱元璋迅速设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任元帅,并慧眼识珠,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共同治理这片新得之地。
一时间,太平城内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对朱元璋的军队充满了感激与敬畏。
而朱元璋,也在这片土地上迈出了他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步。
元朝至正十六年三月,春寒料峭,长江三角洲的晨雾如同厚重的纱幔,遮掩着即将爆发的风暴。
张士诚的旗帜在晨曦中猎猎作响,如同战神的号角,引领着千军万马,对江南元军的防线发起了势不可挡的攻势。
战鼓震天,马蹄声碎,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与不屈的意志。
与此同时,朱元璋,这位未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正站在江边,目光如炬,凝视着对岸的集庆城。
此战不仅关乎领土的扩张,更是他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关键一步。随着一声令下,水陆大军如潮水般涌向集庆,战舰破浪前行,士兵们吼声震天,誓要踏破元军的防线。
经过两日的激烈鏖战,第三日的黎明,终于迎来了转折点。
朱元璋的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了陈兆先驻守的坚固军营。火光冲天中,三万六千名敌军士兵放下武器,选择了归降。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投降背后,却暗流涌动,降军之中,疑虑与不安如同野草般疯长。
朱元璋深知,若不及时稳定军心,这数万降军随时可能成为溃堤的洪水,反噬自身。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降军中精挑细选出五百名身形矫健、眼神坚定的勇士,赋予他们无上的荣耀,将他们编为自己的亲军,亲自指挥,夜以继日地守卫在营寨周围。
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胆识与魄力,更在无形中向所有降军传递了一个信息:信任与忠诚,将换来同样的回报。
而朱元璋,则只身一人,仅携亲兵统领冯国用,于营中灯火阑珊处,消息迅速传开,疑虑与不安如同晨雾般被阳光驱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朱元璋的敬佩与忠诚。
这一夜,不仅稳固了军心,更在降军心中种下了归心的种子,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