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晋军,三人结为兄弟,晏缨提醒齐景公勿让三人做大,可齐景公没有理会晏缨。
晏缨有一次辞官回东海,在晏缨走后田开疆、古冶(ye)子、公孙捷三人被田无宇收入麾下,齐景公无奈之下只有放下身份亲自去请晏缨回朝,恰逢楚国使者前来修好,可惜让人想不到的是田开疆、古冶(ye)子、公孙捷三人直接怒怼楚国使者,让可惜修复的关系变得无比紧张。
齐国内,宴会的灯火渐次熄灭,空气中仍弥漫着未尽的酒香与微妙的政治气息。宴毕,大殿之内一片寂静,只余下齐景公深沉的目光与晏缨坚毅的面容相对。
晏缨,这位智勇双全的齐国重臣,缓缓起身,言辞恳切地向齐景公请命:“大王,为解两国之隙,臣愿亲自踏上征途,前往楚国,以诚意修复我齐国与楚国之间的盟好。”
齐景公闻言,面露赞许之色,随即下令,命人精心筹备,赠予楚国厚重的礼物,以表诚意。
礼物之中,不仅有珍稀的珠宝玉器,更有象征着两国和平共处的珍贵典籍与画卷,每一件都承载着齐国对和平的渴望与尊重。
次日清晨,晨光初破晓,晏缨身披铠甲,手持使节,踏上了前往楚国的征途。队伍浩浩荡荡,沿途百姓夹道相送,目送这位英勇的使者远行,心中满是对和平的期盼。
数日之后,当晏缨一行风尘仆仆地抵达楚国边境,却未料到迎接他们的,竟是城门之下那刺眼的一幕,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狗洞赫然在目,仿佛在嘲笑着使者的尊严与国家的体面。
晏缨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缓缓下马,立于那狗洞之前,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连风也停止了吹拂。
晏缨深吸一口气,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回荡在空旷的边境之上:“吾乃齐国使者晏缨,奉命前来修复两国关系,携带着我王满满的诚意与厚礼。大国出使小国,理应走正门以显尊重;而大国出使犬国,方需屈身此等犬门。楚国,自古以来便是四方敬仰的泱泱大国,怎会以如此方式相待?”
此言一出,楚国边境的守卫面面相觑,气氛骤然紧张。
远处,楚国的官员似乎也被惊动,纷纷赶来查看。
晏缨站立如松,目光如炬,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高大,仿佛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岳,捍卫着国家的尊严与使者的荣耀。
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