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李瑄日后必成大器!
离开灵翠楼后,李瑄为感谢裴晃、裴胄叔侄的出手相助,特请他们到平康坊隔壁的东市喝酒。
一顿饱餐畅饮后,已经是下午,他们这才分别,各回各家。
“七郎,你可算回来了,你在青楼打李屹的事情相公已经知晓,相公正生气呢?”
管家赵宗在门前守着,他见李瑄回来后,立刻告诉李瑄李适之心情不好。
“霜儿回来了吗?”
李瑄不慌不忙地问赵宗,他问心无愧,且心中有底气。
“已经回来。不过七郎还是想想如何去面对相公。”
赵宗身为仆人,对李瑄这种重情义很是感动。但李适之是一家之主,他没有资格去动摇其意志。
“我知道了。”
李瑄立刻去见李适之。
赵宗告诉李瑄,李适之现正在前厅等他。
“父亲…”
进入前厅,李瑄向坐在主座上看书李适之躬身一礼。
李适之年近五旬,以强干、务实而著称。拜相前,他在十余地任父母官,治政宽和,深受百姓爱戴。
他拜相的契机是治理洛水、谷水有功,勒石而计。
又在幽州节度使任上,立功边陲,被拜为刑部尚书。
不久后,高力士推波助澜,进而拜为左相,兼兵部尚书、弘文馆学士,授上柱国、光禄大夫,封清和县公。
唐初以来,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
但在去年改元的时候,李隆基更改官制,将中书令改为右相,将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