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关系到父亲的大事。总之,别让李屿这些人离开。”李瑄一时说不清,只能郑重地表达。
李琅和曾经的“李瑄”一样,都不喜欢学习。曾经的“李瑄”好歹精通骑射,李琅则文不成武不就。
听李瑄的话后,李琅不再多问,吩咐部下,谁敢动,就往死里打。
李屿心中大恨,却无可奈何。
范陵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连被刺杀的惊恐,都抛之脑后。
贺知章凝重地望着李瑄,一个未成年的少年,竟然会动用政治手段,为自己的父亲,抓住机会。
而李白自始至终不明白,李瑄要与李屿硬磕的原因。随性的李白,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是一个权谋者与大诗人的本质区别。
前者,欲利当下。
后者,名垂千古。
最先到来的,是当值曲江的南衙禁军。
李瑄以左相将来临,请他们等候一番。
南衙禁军的郎将不想多事,驱散人群,在一旁等候。
即便是南衙禁军,李林甫也没法影响。睿智的李林甫,会干预边军,却不染指禁军。
李隆基靠禁军完成唐隆政变,将韦后、安乐公主等韦氏势力诛杀,扶持他父亲李旦登上皇位。又靠禁军发动先天政变,打败太平公主,剿灭其党羽,一步步掌控大唐。
谁敢打禁军的注意,李隆基会毫不留情地挥下屠刀。
“你叫什么名字?”
李瑄势大后,问那名还在一众家奴身下挣扎的刺客。
“薛错。”
刺客身体虽起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