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李林甫又夸赞“胡人骁健,哺育在马背上,天性勇猛,性情纯朴,如果感化他们,恩威并施,必使其忠心耿耿”。
李隆基深以认同李林甫所言。
“如此,为父便放心了。”
李适之点头。
“父亲,高翁告诉孩儿,丰安军副使很可能是李林甫推荐。”
李瑄将这件事告诉李适之。
“什么!”
“老匹夫没安好心。丰安军使陈回光年前入京时来拜见我,当时我还信赖他。现在看来,陈回光一定是李林甫的鹰犬。”
李适之勃然大怒。
他身为兵部尚书,军使们入京,需到兵部向他述职。
他以为陈回光从一个小卒,因战功而升任将军,会是一名宿将。
因厌恶李林甫,使李适之此时对陈回光极为唾弃。
“待七郎前丰安军,为父便将陈回光调回京,安排在兵部任职。丰安军还有一名副使,让他接替丰安军使的位置。七郎刚任副使,在没有战功的时候节制丰安军,会惹来非议,让圣人不满。”
气消以后,李适之的想法,与李瑄不谋而合。
“孩儿有自知之明。”
李瑄没想过现在就掌握一军,但李瑄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李林甫玩弄权术的时候,一向诡谲而阴险,绵里藏针。
连李适之都能识破,做出应对,李林甫不可能想不到。
即便意识到不对,李瑄也会毅然北上。
李林甫纵然智计过人,但他绝对想不到李瑄能通过一首牡丹,讨杨玉环欢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