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医者的地位,迅速提高。
乾元二载九月,中书令卢奂在长安溘然长逝。
江南地区的除贱为良基本完成,卢奂言“身死亦瞑目”。
他成为宰相不到两年,与其他宰相合力办成一件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李瑄惋惜卢奂和历史上一样,没能逃过宿命。
凭心而论,他希望卢奂能多担任一段时间宰相,以身作则,宣扬清廉之风。
天不假年,李瑄只能怀着悲痛的心情,为卢奂送行,同时追赠他为“太傅”。
卢奂去世后,宰相空缺一位。
李瑄将杨绾改为中书令,相位晋级一层。
思虑再三后,召安西大都护颜真卿为侍中,参知政事。
由兵部侍郎岑参接替安西大都护的职位。
颜真卿作为在陇右就跟随李瑄的人,一直到西域。李瑄政变、平叛的时候,颜真卿又坐镇大后方,劳苦功高,威望足够。
是时候将颜真卿调回了。
至于李泌,将范阳的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现新征服室韦、渤海、黑水靺鞨,还需要范阳方面的调度。
李瑄希望李泌可以再在范阳两年。
在行省制度颁布的时候,再将李泌调回。
他不可能让一个宰相长期把持相位,哪怕那个宰相非常贤明、能干。
李瑄之前已经说明,县令、太守、大都护、都督、尚书、侍郎、御史大夫、宰相等,任何官职,一任四年。
这其中,宰相最多连任两次。
李瑄要给官吏们升迁的动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