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128">他知道,如李岘、刘晏、颜真卿,一定是支持他灭回纥的。
草原对中原的危害,有目共睹。
裴遵庆和杨绾也不是不愿意覆灭回纥,而是认为回纥暂且有利于大唐。可等大唐改革完成,稳如泰山后,再分离肢解回纥联盟。
李瑄的眼界看透未来一千多年。
第一,大唐想控制史无前例的疆域,凭农耕文明是异想天开。
哪怕他征服到地中海。
他死亡之日,就是帝国崩塌之时。
唯有工商改革,带来先进的技术,道路。才能维持幅员辽阔的疆域。
作为距离中原最近的北方,则是重中之重。
除了牧场外,在贝加尔湖以北,被称为苦寒之地的地方,有着天下大部分有色金属、能源。
在西伯利亚平原上,有几乎取之不尽的木材。
李瑄有生之年,一定会用界碑圈下西伯利亚,将其留给后代子孙。
而达成此夙愿,最要紧的就是用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对匈奴故地完成掌控,使诸胡部落归心大唐。
“回纥年年输马于大唐,边疆只是几个都督府,就能与回纥一战之力。若可以秋风扫落叶般,诛灭回纥,不动大唐根本,对内改革依旧。也不失为好策略。”
首席宰相李岘来打圆场。
他已经见识过至尊的深谋远虑。
稍稍一想,他就觉得此时是借助叶护太子谋取回纥的最佳时机。
回纥一亡。
大唐周边再无大国,可全心去发展“工商”。
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