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泌信道,他擅长借力。
回纥如今漏洞百出,大唐有多种方法胜利,没必要用最粗暴的一种。
李泌唯一担心的是回纥不甘心坐以待毙,选择主动出击。
这样大唐会有些麻烦。
李泌不太了解移地健,不知道他有没有这种魄力。
“臣赞同李尚书的建议。正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若策反葛逻禄人和薛延陀人,我大唐将行上兵之计,更符合大唐的利益。”
枢密使封常清选择赞同李泌的话。
现在李朱师和郭虚己相当于封常清的麾下,他还不忘向李朱师和郭虚己安慰:“此战回纥必灭,立功不必急于一时。天子亲征,当行王道之师。”
“臣等冲动,愿听从至尊决断。”
李朱师和郭虚己意识到自己急功近利,立刻向李瑄拱手一拜。
新军制已经规定,士卒只要出征,就有共同的奖赏。
李瑄在《大唐月报》的《军魂》上,以“一战功成万骨枯”,来批评古往今来,只为自己升官发财,不为士卒性命考虑的将领,包括那些古代人尽皆知的名将。
“集思广益,两位将军提出的策略,不失为一种选择。只是先试行最好的方法。”
李瑄摆了摆手,让李朱师和郭虚己不必较真。
每一次军事会议,都会有比较激进的将领。
“回至尊,我军若在白亭海等待锦衣卫和探子的行动。还要以静制动,防备回纥主动出击,将所有危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李瑄在与众将商讨的时候,李泌看着地图,向李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