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15">按目前情况来说,杨振只要稳扎稳打就能获胜,所以,这一次他十分难得的没有选择再冒险,而是做出了一个最稳妥的决定。
不在云山设伏,也不在云山通往朔州的任何一段山路上设伏。
而是在朔州附近设伏。
不管尼堪接受不接受沈器远的进兵建议,不管他是走熙川方向,还是走云山方向,也不管他是先到江界、满浦,还是先到楚山、昌城,只要他的目标还是杨振,那么,朔州就是他南下进攻新义堡大营的必经之地。
也就是说,不管你从哪个方向或者哪条道路过来,只要你的目的地没变,那我就在目的地附近等着你。
因此,杨振很快就有了最后的决断。
而张臣等人,也想不出还有什么遗漏的或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地方,于是接下来的安排,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方面,杨振命张臣总领设伏事务,命他带领杨珅和李守忠等人,尽快率部前往朔州勘察地形,部署包围圈。
另一方面,则命邓恩携带自己分别写给沈器远以及杨占鳌的书信和手令,速回定州城去,并尽快向铁山、白马、安州等地传达杨振关于坚壁清野的指示。
杨振虽然不害怕鸭江口东直到清川江的那些屯所和移民们有多大损失,但终归是要有所准备,而且损失越小越好。
此外,还有高成友那里,杨振也叫邓恩携带带走了自己写给高成友的手令,命他指挥金海东路水师营船队,暂留清川江下游芥川以南江面。
就这样,崇祯十五年四月十九日的中午,刚刚把沈越仁一行人送到新义堡外杨振大营的邓恩,当面领受了杨振最新的命令,便又匆匆忙忙的往回赶了。
而杨振坐镇的明军大营也随即进入了新一轮的调兵遣将之中。
征东军火枪团营正兵,共计五个营二十五个哨七千五百人,除了有一营被张国淦带往九连城西门外拦路扎营,另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