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而从见到沈器周的那一刻起,杨振就已经料到了这一点。
“呵呵,要我率军亲赴平壌坐镇,可是有条件的。不知道去年冬天的卧牛岛密约,平壌方面还记得吗?”
杨振所说的平壌方面,指的当然是沈器远及其一干心腹部将们。
而他所谓的卧牛岛密约,则是去年十一月在大同江口的卧牛岛上,杨振与沈器远秘密会面时达成的约定。
这个密约是有白纸黑字,双方签字用印的,内容是杨振协助沈器远驱逐鞑虏、废黜李倧,而沈器远方面的交换条件,则是事成后以北方二道之地相赠。
当时迫使沈器远签订这个密约,有一定的乘人之危的嫌疑。
因此许多时候,杨振不好公开提及这份密约,毕竟沈器远与杨振毕竟有一层翁婿关系,沈器远在平壌生存艰难,作为女婿,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但是杨振却以联姻、贸易以及援助为条件,谈下来一个对沈器远来说并不光彩的密约。
这个事情好说不好听,说出去既有损于杨振自我标榜的伟光正形象,也对沈器远本人一心为国的形象不利。
当然了,所谓的伟光正形象,只是杨振自认为的。
事实上,他的形象也就是在金海镇还行。
在其他的地方,不管是在大明朝的关里关外,还是在和宁国的朝野之间,又或者是大清国的八旗上下,他的形象从来都没有伟光正过。
在大明朝的关里,因为他在辽东取得的一连串大捷,以及敞开了接收关内流民过海屯垦的事情,他的名声在不同的地方有所不同。
有人说他是活人无数的活菩萨,也有人说他是杀人无数的活阎王。
至于说在关外辽西地界,大明朝实控区内,他一直都是诡计多端的麻烦制造者,此外可能多少有一些善战的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