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编者”后面“高振东”几个字,大漠的同志们面面相觑,这一位居然对这东西都有深入研究?
能有资格看到这套材料的,自然就有资格看到它的作者到底是谁,知道了作者,万一有想讨论的内容的话,还能直接找得到目标。
“设计的任务、要求、过程阐述得很清楚啊…”对于真正的大牛来说,具体的技术细节先放一边,他们最感兴趣的是这些提纲挈领的东西。
送过来的资料也只有一套,几位同志脑袋凑到一堆,一起翻看着。
“嗯,很科学,很合理,很全面,把固发设计的主要限制条件、设计指标、设计参量,都概括得很到位,并且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影响、顺序,也用这一张图就展示得明明白白。这位不仅仅是技术好,而且在管理方面很有一套啊。”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经常在翻的那本项目管理体系的书,你就没看看作者是谁?”另外一位同志笑道。
“啊!!!对对对,就是他!就是他!主要是跨度有点大,一时之间实在是没法联系起来。”
“他什么时候跨度不大了?呵呵。”
两人正在边看边讨论,旁边一位同志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坚定的抬起头,嘴里就一句话。
“推倒重来!推倒重来!”
旁边几位同志大惊:“你别吓我们,这都眼看一半快过去了…”
“必须重来!我的意思不是说以前的全部作废,我的意思是,按照高委员在总体设计里的方法、过程和各要素,把我们当前的工作重新理一遍。除了设计方法要用上之外,其他要素以前考虑到了的,就继续,以前没考虑到的,把这部分内容增加进去,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和思路,以前考虑到了同时和这套东西不太符合,经过验证的确有问题的,我们尽早改。”
相比这套资料上成体系的总体设计手法和思路,现有的固发的确是有点“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意思,这种办法在条件、理论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