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_31">家里宽裕点的可能不在乎,但穷一点的就难受了,就连走亲访友带的东西都是某个亲戚来带过来的,然后自己带到另一家。
唐植桐小时候见过类似的情形。
孩子们对过年很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热闹,还因为可以走亲戚,自家的东西不会放开了吃,但到亲戚家可以放开了吃,不过父母就比较为难了。
那时候走亲戚都是带个包,包里塞着两包点心、两个罐头,鸡蛋面条什么的。
之所以带包,就是再带回去。
亲戚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不会把包清空,而是有选择的留下其中一样或者两样。
去第一个亲戚家的时候,包里的东西还是成双成对的,等出来的时候,里面的东西就不全了。
但还会有去自己家的亲戚,母亲同样会挑上一样或两样比较搭配的留下。
就这么来回折腾着,把这个年过完,走完所有亲戚。
后来情况好了,百姓都富裕了,就极少有带包的了,绝大部分都是拎着礼盒。
这回不担心缺东西,而是担心东西吃不了浪费,于是又选上礼盒来回送…
眼下的唐家经济情况尚可,不怎么缺东西,虽然也没有什么来回走的亲戚,但并不妨碍唐植桐为押运处的同事考虑,保不齐就有家庭困难的呢?
天气虽然转暖,但也只是在零度上下浮动,还没有到脱下袄的地步。
小风吹的再欢快,也挡不住押运处职工对工资的渴望,一会的工夫就排起了长龙。
唐植桐、马薇正在发工资呢,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喂!唐植桐同志吗?”唐植桐这边刚接起来,对面就问道。
“我是,您那位?”唐植桐没有听出对面是谁,一边把电话夹在耳边,一边继续数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