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逃荒的吧。”唐植桐掀开窗帘,往外面看了一眼,都是来来往往正常的旅客。
“逃荒?那就说得通了。那他们怎么进来的?车站入口不是检票吗?”赵鑫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这车站又不是封闭式的,入口进不来,可以沿着铁道找没拦起来的缺口啊,顺着铁道走,可不就进来了?”这不是什么秘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琢磨出来。
限于经济水平、钢铁产量,铁路两侧没法全都拦起来,是开放式的。
等钢铁产能爆发,铁路两侧才会竖起围栏。
生命会寻找出路,即便眼下能竖起围栏,依旧会有人剪出缺口往里钻。
唐植桐还真见过这种情况,老家高速路沿线的铁丝网就有不少缺口,基本每个村都有一个。
当有百姓要出远门,会直接从缺口钻进去,直接伸手拦车。
司机看到有人招手,会很默契的停下,沿途不停地往上塞人,直至过道都挤满了做小马扎的乘客。
那时候是承包制,一切都是为了赚钱。
这么做确实有些不安全,所以才会有人在前面查超载。
在到达治超点之前,大巴会在紧急车道停车,让过道的乘客下车转乘面包车。
过了治超点,再把乘客接上来。
那时已经能吃饱,只是图个方便罢了,眼下连饭都吃不饱,即便按上围栏,围栏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