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市文化用品公司专项安排生产收购,由零售商店包片按计划定量供应。
这个顺序很有意思,先定数量,再定计划,也就是说今年就这些,多了没有。
说是商店包片,其实为了能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最后还是学校领回去发给每个同学,然后收钱再交到商店里。
学生本的数量肯定是有所减少的,但价格没有上涨,据说是有财政补贴,纸价上调,本册价格不调。
四九城百姓对此习以为常,并对这项规定表示了赞许,36开本的学生本才六分钱一本,就这价格还要求啥自行车?
至于补贴嘛,这年头的四九城,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哪一项还没点补贴?没补贴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事。
中小学生对此不懂,只知道练习册难买了,所以都是在正面写完后,再翻过来用背面。
只不过今年练习册供应情况更加严峻了,听凤芝的意思,老师开学之际已经明确要求低年级用铅笔写作业,写完后用橡皮擦掉,方便练习册的反复使用。
小孩子的动手能力有限,但唐植桐也没有帮忙的打算。
在一沓报纸中挑出些不带敏感内容的,交给凤芝,让她自己先学着去包,自己则跑过去做菜,让张桂芳歇歇。
唐植桐这边切菜的时候,小王同学拎着个烧水壶,和凤珍一同进了门。
“你们屋的水壶坏了?”张桂芳在看到儿媳妇手里的水壶后,问道。
“没,这是水壶厂给的试用品,桉子帮忙出主意造出来的。”小王同学笑着将水壶放在了唐植桐的面前。
“这么快就生产出来了?效率够高的啊!”唐植桐放下刀,拽下壶盖子来,拿在手里端详。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看起来跟咱家里的没啥两样啊?”张桂芳一听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