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还不流行疯狂放水,高层也在摸索办法,一直到明年高价糖果上市…
吃饭的时候,张桂芳指了指菜说道:“今儿街道发菜票了。”
“以后买菜都得凭票了?”唐植桐不由得想起了年前的排队。
“听说是呢。唉,你说这菜不会像粮食一样吧?凭票就缺。”张桂芳略微有些忧心。
“谁知道呢。反正咱院子里能种点菜,日子应该会好过一点。妈,菜票规定每人每天多少斤定量了吗?”唐植桐倒不太担心自家缺了菜。
“没,一张票买十天的定量,没规定每天多少斤。听那意思,具体供应多少,得看生产情况,淡季少,旺季就多一点。”发菜票的时候,张桂芳跟街坊们一起听了街道工作人员的讲解,就记在了心里。
“那就这样吧,有就买点,没有就吃咱自家产的。回头天暖和了,我再去郊外挖点野菜,家里肯定不会缺菜的。”唐植桐砸吧一下嘴,看来蔬菜公司给自己留足了机动空间,没有硬性规定每天多少,具体分配多少,解释权在他们手里,主打一个灵活。
吃过饭以后,唐植桐找到了菜票,每张票上印着多少天的字样。
不仅学生本用纸紧张,就连票证用纸的质量也在下降,菜票所用的纸张比前两年粮票用纸差了很多,颜色犹如长期在田间劳作、被晒的黢黑的农民一般。
而前两年的粮票则白皙的跟大家小姐的皮肤一样白嫩。
唐植桐将菜票放回原处,问道凤珍:“你也要包书皮吗?”
“嗯。”凤珍点头应着。
“得嘞,我再回去给你找报纸。”俩妹妹一视同仁,都用报纸包。
等唐植桐再回来的时候,凤珍正在帮着凤芝包书皮。
唐植桐将将另一沓报纸放下,同时还有一沓信纸,印着“市邮政局”抬头的那种:“练习本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