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长了出来,填料的工匠来回奔跑,格外忙碌。
工匠们主要是负责给织机续上原料,以及接取织完的绵,
卫渊一直看到第一匹完整的锦从织机里出来,然后计算了一下时间,大约耗时半个时辰。
如此计算的话,这个车间十六台织机一天就能生产近四百匹锦,而这在宁州,需要四百个工匠干上五六天。宁州最大的织锦工坊号称有两千织匠,但工匠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所以单天的产能也就和这个车间相当。
这个车间全部配置是六个道基修士和二十个工匠。其中对道基修士没有特殊要求,有法力就行。
现在据说宁州因为丝价大涨,锦商正在配酿提价,想将锦价提高到六两一匹。如果以这个价格计,那么这座车间一天出产的锦可以卖两千三百两仙银!
至于成本,无非就是丝以及机器、建筑还有人的维修费用,道基是来巩固修为的。所以除了丝之外,其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车间一天也就消耗几两仙银。
卫渊正在计算着可以入帐多少仙银之际,突然听到碎砰几声,三台织机先后出现故障,其中一台干脆着起了火。等众人手忙脚乱将大火扑灭时,刚要织成的锦也毁了。
于是卫渊明白,这才应该是车间的常态,刚才计算的结果只是理想数字。
余知拙倒是丝毫不觉得尴尬,类似事故天工殿修土早都见怪不怪。他们锻造法宝时,爆炸的多了去了,经常连大殿殿顶都给掀飞,机器冒点火算什么。
余知拙接下来给卫渊介绍了车间的设计思路,他的想法是,把所有车间都造得一模一样。这样车间厂房的框架结构,法阵布置所需的材料也全都是一样,可以提前备货,统一供应,工匠们熟练之后,建造新车间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再加上现在青冥钢筋混凝土技术已经成熟,建造大型建筑无须再使用百年份的灵木,建筑成本也大幅下降。
余知拙接下来就问,打算先期建造多少座车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