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薛白的做法。
对于元载的说辞,薛白什么都没说,只是把手里的稿卷丢了过去。
“杜五郎送来的一些心得,看看,谈谈看法。”
元载这便轻易过了关,他身后两个士卒连忙放开他,任他舒展筋骨,拾起那稿卷看了起来。
他看得很快,却并非囫囵吞枣,而是他就是有着过目不忘的阅览能力。
正是因这种天资,他虽出身寒门,并没有太好的读书条件,却能高中进士,可谓天纵奇才。
他看过之后,立即就猜到这些心得必然不是杜五郎写出来的。
其实稿卷里的内容大体上与当今的变法方向差不多,但少有人能领悟得如此完备,而且能在其中提出一些颇关键的新意。
简单来说,把变法重新作了疏理、归纳,而且明面上看起来,没有检括均田那么尖锐。
明升黜,以严明吏治;抑门荫,以限制滥官;精贡举,优化科举取士;择长官,慎选地方长官;厚农桑,以田地收获作为地方官吏考核内容;均职田,先从官员的职田开始重新划分,官员其实与世族有些细微的不同,是真的有差事在身的,朝廷容易控制,而且,可以通过分配职田,让能力、人品出从的官员心生感念…
“回陛下,臣以为甚为妥当,此文稿既领悟了陛下变法的深意,细微处又颇合朝堂实情。”元载沉吟,评价道:“十分老辣。”
他用了“老辣”一词,因心里觉得薛白的变法过于猛烈而尖锐了,一样的内容放在这里就显得没那么有棱角,想必是深谙官场的人所作。
元载目光偷瞥,见杜妗站在薛白身后,不由猜测这会不会是她的手笔,但又不像。
他遂有了一丝危机感。
出了宫已是深夜。
今夜的洛阳城特别黑,城中没有几户人家敢点烛火,唯有洛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