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试过去写薛白对大唐的改变,然后绝望地发现,“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是原有的,“万国衣冠拜冕旒,九天阊阖开宫殿”是原有的,我想写的无数场面,它当时已经发生过了,我写不过贺知章,写不过王维。
我就觉得安史之乱结束后,只要别有那么多瞎操作,大唐就很好了。我怎么构思薛白在施政上比李亨父子做得好的地方,都是显得苍白,反而导致我花大量的笔墨去写李亨父子历史上怎么错的。
就像我想写一个更华丽的大唐,可我不可能做出一首更华丽的诗,我写再多的火车飞机也不能更添华彩,反而感觉在画作上涂鸦。
所以我根本就写不了穿越者对大唐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巨变,因为我自己心里都不信了,我总觉得按我肤浅的理解写一堆治理建设,然后描绘成果,也比不过原本历史上诗人一句的颂歌,我自己都感到无力,我一写我每一个字都在犹豫。
我选了一个最鼎盛的时代去写,我想像不出怎么让它更鼎盛。它不像改变南宋末年会让我明知我在幻想也情愿中二、热血、少年。
这是一道经济题、政治题、社会题、科技题,但我全不会做,我只会做语文题。
所以我只能写出大唐对薛白改变,薛白走到李隆基的权力地位之后,对内心的坚守。我希望他不会像李隆基自满、自私,就能让大唐的辉煌能够延续。
因为在我心底,对大唐就只有这么点遗憾。
当然,连现在这句话也很幼稚,因为有人会说大唐的祸根不在李隆基而在于什么什么什么,那是社会学的问题。
我写满唐最大的痛苦并不是被批评,而是这题我不会做了。我原本想考文学系,然后卷子发下来一看,没有一张会的,而窗外全是对我给予厚望的家长。
我后来基本不听任何声音,因为我太清楚问题在哪,我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任何声音都可能让我再迷路一圈,或者在原地纠结。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没有任何人能帮我,只会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