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分厂,生产的大头都是103,但是一分厂的J3型130已经快把总厂的J2型130给顶死了,总厂每卖一辆J2型130就要亏一笔钱,
本来指望着总厂好不容易解决了1041的产能问题,正准备大干一场名利双收,结果一分厂竟然准备全面转产1041了?
如果一分厂再抢到1041的生产权,那自己这边还能喘口气回回血吗?
但是这会儿当着部里领导的面,大厂长也不可能打断李野的讲话,因为李野的一分厂明摆着生产效率更高,你却不让他们生产新产品,是个什么居心?
所以这种事情,只能关起门来吵架,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所以在招待完了前来参观的宾客之后,大厂长就召开了一次场面极为激烈的D委会。
可惜李野不是单位的D委成员,没有机会到现场参观,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见到了疲惫的陆知章,从他嘴里了解到了现场的情况。
“昨天一直吵到了半夜,最后还是举手表决,只给了我们一年三千辆的生产配额.”
李野给陆知章倒了杯水,好笑的道:“听你的喉咙都沙哑了,昨天是舌战群儒吗?”
陆知章苦涩的笑了笑道:“我只是个委员,就算喊破喉咙也只能助助声势,最后还是马副经理几乎跟那些人撕破脸了,要不然他们连这三千辆都不认账”
当初大厂长除夕夜和李野、陆知章谈话的时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李野这边帮助总厂进行技术研究,双方技术共享。
但在国营单位里面,任何事情不经过D委会通过,都是可以随时不算数的。
而国企D委常委一般5—7人,规模大的企业不超过9人,马兆先就算再强势,也干不过大厂长这些年培养起来的班底。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诟病大企业内耗严重的由来。
一个人励精图治武艺超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