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村毕竟不是长篇大论的地方,常浩南也没指望着能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把自己的整个计划给说明白。
在让首长们心里有了个印象之后,他便顺势主动提出,日后找合适的时间再进行详细汇报。
虽然说是日后,但他这铺垫都已经拉满了,哪怕是再大的领导,也不可能完全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
于是约定在三天之后的周六下午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报告会。
并且,因为是临时决定,实在不方便另外安排场地,所以更是直接把报告地点设置在了长安西街174号。
让常浩南都着实吃了一惊。
不过,相比于他在报告会上说出的第一句话,这些又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各位首长,我接下来报告的题目是,空间移民基地闭环核反应堆电源方案设计与研究进展…”
实际早在本世纪初的那几年,常浩南就考虑过在比近地轨道更远的地方建设空间移民基地的可能性。
之前更是和周平建等航天口的技术人员具体讨论过。
只不过当时华夏连试验性空间站都还没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也还在研制过程当中,各方面条件都还远远无法满足要求。
更重要的是,用于核能磁流体发电的空间堆关键技术也还没有着落。
所以,整个计划也就一直停留在想法阶段。
直到去年下半年,在确定可以借助ITER的设施进行氚释放行为,以及反应堆辐照缺陷的相关性研究之后,他才真正开始考虑执行层面的具体问题,并和航天系统进行过几次更具体的交流。
而这么一考虑,就发现似乎阻碍远远没有自己最开始想象中那么多。
比如空间堆堆芯本体加上发电组件、动力组件、对接组件等全套设备在内,重量完全可以限制在910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