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气温几乎每天都是一个样子。
之前常浩南刚下飞机的时候,戈壁滩上虽然也已经迎来夏日,但整体温度尚且比较适宜。
然而,仅仅不到一周时间过去,到了预定进行发射测试的这天时,布满砂砾的大地甚至能在烈日炙烤下蒸腾出肉眼可见的扭曲热浪来。
常浩南摘下安全帽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耳边传来韩陈峰和王振国进行联络所产生的嗡嗡声。
他隔着控制室的玻璃望向九米长的电磁轨道——
或者准确来说,是看向缠绕在轨道上面的冷却管路,蜿蜒曲折好像一条蛰伏的机械巨蟒。
相比火药动力通过将化学能转为内能再膨胀做功,电机工作所产生的热量确实要少得多,但眼下这个极端的温度条件,也确实已经逼近了这套系统在设计时所考虑的极限。
“报告,氢氧混合比校准完毕,预计爆轰腔压力可以控制在12兆帕,远低于安全限制。”
王振国的汇报声从对讲机里传出,带着实验临近的紧绷:
“所有安全膜和安全阀门检查完毕,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要进行连续发射测试,那么以每分钟1215发座位一个工作循环计算,盘式发电通道内的压力会不会来不及泄出?”
马明伟仍旧穿着一身海军工作服,低头盯着磁流体发电模块的结构图问道。
原本,他的参观行程预计只持续两天。
但那天听说这门炮很快就要进行工作测试之后,就临时决定再多留一段日子,准备亲眼见证一下磁流体发电技术在电磁发射领域应用的成果。
而作为大佬级的研究人员,当然不可能坐着干等。
也就趁此机会了解了不少相关的技术常识。
几天下来,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