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野兽张开的森寒巨嘴。
“哪家的贞节牌坊?”夜太黑,看不清字迹。
“妹妹不知么,唐家祖上出过一位秀才,秀才有个女儿,许配给甜水县上一位乡绅公子,那公子的祖父是一位告老还乡的京官。公子因病去世,唐小姐见都没见过这位短命未婚夫,也在屋里自杀了。为表彰这位唐小姐的贞烈,立下这座贞节牌坊,唐家也因此声望大振,世世代代做咱们村的保正。据说,牌坊上还有县太爷亲题的赞诗呢。”
楚鸾听闻此言,只觉得骨头里丝丝地往外冒冷气。
糖村第一大姓,唐氏宗族,竟是靠着女儿的血肉发家的,被授予贞洁牌坊的家族,不止能在当地获得名声,更能享受免赋税、免徭役优待。大胤的税是很重的,和官宦士绅勋贵一样不纳税,那么这个家族就能在几十年间崛起,成为富户。
所以,历任村长都姓唐,也唯有唐家祖宗祠堂,能够在村中开办的起学堂来。
楚大锤手脚麻利得很,不一会儿就把破麻口袋给装满了,“鸾妹,是不是要做黄泥叫花鸡?可咱家的鸡是要下蛋的,不能吃。山坡上的野鸡精的很,也逮不着。”
“不做叫花鸡。”
“那用来干啥的?”
“挣钱。”
“妹妹长大了,也想着挣钱养家。不过黄泥咋挣钱嘞?”楚大锤整不明白,他把黄泥口袋扎了口。
“去咱家的土糖寮。”
老楚家的土糖寮,就在祖屋后头。由两间漏风的茅草屋组成,斑驳的黄土坯墙面儿。开着一扇方形窗,一扇圆形窗,寓意天圆地方,代表这是户守礼尊宗法的人家。
左边儿那间,堆着很多刚从地里收成的甘蔗,一口袋石灰,中央一台古旧的轧浆木糖车。车轴的“鸭嘴”连接着盛甘蔗汁的大木缸。
右边儿那间,则是用来熬糖的,宽火灶台,铁锅大勺,分蜜的瓦馏。
楚家女人们爱干净,倒是把这破破烂烂的熬糖小作坊打扫得干干净净,甘蔗渣、甘蔗皮,牛的黄腊腊粪便,每日傍晚都会清理掉,锅碗瓢盆、瓦溜大缸也不见沉淀的黑滓,刷洗得锃亮如新。墙壁边缘,也撒着石灰,防止生虫。
这一左一右两间茅屋棚中间,还有一片空地,一颗高大参天的银杏树,树下一口青石砖垒的古井,盛满水的大陶土缸搁在井台边儿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