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个合理的身份,并顺带向这位古代博学的老中医虚心学习。
果不其然,板蓝根师兄听了这话,眼底那一丝刚刚冒头的嫉妒也消失不见了:“嘿嘿,小师妹你渴不渴?我去后院儿给你摘个椰子。”
朱郎中继续给女徒弟上课:“君臣佐使,各司其职,颇为讲究。就以这五瘟丸为例,黄芩是君药,清解少阳;槟榔是臣药,驱虫消呃;半夏和胃,人参健脾,桃仁活血,都是佐药;甘草是使药,用量极少,可以调和各种药的药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21 第 21 章 (第2/2页)
楚鸾问道:“师父您这五瘟丸卖多少钱一枚?”
“十文。”
“这也太便宜了吧,用了人参呢!怕是要亏本。”
“卖贵了,有几个人吃得起?涯州是瘴区,是大胤最穷的一个州,感染瘴气病的普通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卖几百文一丸,还是会死无数的人。”
朱郎中心里坠着秤砣似的,无奈道,“二十五年前为师就曾向太医院提过,拨一笔款子用于防治瘴气病,可他们根本不听,就连太医院院判都说那不过是群命不值钱的人,有那个钱还不如给刘皇后和太子妃多研制些让皮肤变好的药露。”
楚鸾接言道:“利之所在,人之所趋。让皮肤变好的药露,能让后宫爱美的娘娘们心花怒放,得到赏赐;而拨经费帮助瘴区病人,无利可图,做不好还要担责,院判大人自然不愿。”
“更有昔日同僚笑话我说,你以为你是谁呢,各人自扫门前雪,每年实际死多少瘴气病人关你屁事,得了这个病就只能求神拜佛保佑,还真当自己是菩萨了。”
“所以师父离开了繁华的京城,不再做太医。”
“可当我来了瘴区之后才发现,作为一个小小的乡村郎中,就算把毕生心血都耗尽、把家财散尽,也无法改变瘴气肆虐的涯州一分一毫!”
朱郎中眼前一片空茫,“五瘟丸,无法根治瘴气病,只是让病人死得慢一点罢了。”
楚鸾握紧了药瓶:“师父不可妄自菲薄,您悬壶济世,不肯蝇营狗苟,太医院没有您的一席之地,但您在民间发光发热,糖村许多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