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空间和资源,使得生态系统得以重新构建和平衡。
很多人一说,人类灭绝就是世界末日…这太高看人类了。
根据宇宙的运行规则,或许这个世界灭绝才是主流,而生存下来的物种,只是灭绝过程的一个例外。纵观地球历史,在地球生物演化的过程中,99.9的物种最终的命运都是走向灭绝。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人类也不可避免走上灭绝这条路。
科学家卡尔·萨根有句名言:“灭绝才是规则,生存是个例外”
生态灭绝了,也就灭绝了。一颗星球如果能诞生生命,就算一瞬间所有生命都死光光,也没多大问题,毕竟时间会再次让这颗星球再次孕育出生命。
但前提是这颗星球必须拥有再次孕育生命的条件。
而基多拉毫无疑问是可以让这种条件彻底失去的能力,基多拉降临到一颗星球上,必然会到生物大灭绝,这只是前奏,接着基多拉会榨干这颗星球上最后一丝能量。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它会吸干星球地心的能量。
如果地心能量耗尽,那这颗星球就完蛋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火星!从表面上看,火星与地球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科学家称它为“地球的亲兄弟”。火星是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之一(与地球、金星和水星相邻),它的表面曾经拥有大量液态水,且拥有类似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火星的日长接近24小时,且其轴向倾斜度与地球相似,这使得它的季节周期与地球有某些相似之处。
然而,尽管火星与地球相似,二者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地球因其良好的大气层和适宜的温度,成为了生命的摇篮;而火星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大气丧失后,逐渐变得寒冷、干燥,今天已成为一颗不适宜生命生存的星球。
早期火星的条件可能比现在更加适宜生命。科学家发现,火星上有广泛的地质证据表明,曾经有过液态水存在。火星上曾经有过类似河流的地貌、古老的湖泊和海洋,甚至在一些地方发现了水分子和矿物质的迹象,这些都是生命可能存在的强有力证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