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会诊就这么结束了,怎么回事,杨教授都还没有发言呢?苏教授是搞骨科的,他怎么让罗主任去找他会诊呢?
围在周围的一群博士和硕士们一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会诊,有人还以为刚刚走神漏听了什么重要信息。
“你刚刚听到杨教授发言没?这个患者怎么治疗”
“没有呀,我没有听到。”
“究竟怎么回事?”
“不知道呀。”
这些博士硕士们还是太年轻,脑子里只有医学知识,可是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今天这个患者会诊了什么?怎么三两句就解决了会诊。
常教授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杨平的工作重心也转回到自己的科室。
他对治疗狂犬病的创新也抓紧时间进行总结,其实这次创新也没有做太多的工作,只是将现有的有关狂犬病所有研究理论都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然后再联系临床实际,将理论与临床重新进行一次连接而已。
理论是现成的,药物也是现成的,冬眠治疗都是神经科的常用方法,如果将它们都拆分开来,其实什么也没有创新,但是综合在一起居然形成了全新的理论。这也给了杨平一些启发。
回到科室后,杨平想抽空去看看思思,但是病房里没人,护士说思思去了心理科,心理科的白主任正在和她聊天。因为思思年龄还比较小,长时间受病痛的折磨,虽然小姑娘很聪明很坚强,但还是容易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杨平定期让心理科的白主任与她聊聊天,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对一些患者进行心理帮助,尤其是肿瘤患者,完全是有必要的。不仅仅是患者,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其实也需要一定的心理疏导。但是目前国内不太重视心理疏导,有时候甚至羞于看心理科。
思思过几天就可以恢复上学,这孩子聪明,而且提前学完了小学课程,所以耽误一段时间对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