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杨平去手术室看看,宋子墨和徐志良正在做手术,他转一圈回到更衣室。
杨平习惯性地靠在休息椅上闭目养神,尝试着进入系统空间,周围还是一片黑暗,这意味着系统空间还是处于休眠状态。
夏院长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他桌子上摆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他靠着椅背难得休息一下,正在思考医院的发展规划,医院近来的发展速度简直就是飞跃。杨平不仅建立了外科研究所、还建立了实验室、创建了《医学》期刊,可谓短时间内将三博医院的临床和学术水平拉到世界一流,他感觉目前医院的人才队伍有点跟不上发展节奏。
送出去的年轻博士们培养的时间还不够,外科研究所培养的几个精英骨干暂时也不能抽调出来各立门户。
但是因为发展得太快,原有的人才配套明显跟不上,比如各科室的主任,很多已经跟不上发展形势。夏院长心里清楚,这些科主任虽然是经过一波改革之后上任的,但是那时的情形与现在不同,那时的目标是能够在南都省省级医院里有一席之地就行,现在不同了,三博医院已经挤入国内国际一流。
在三博医院这次高速发展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年轻人才,比如病理科的温儒正,年轻人三十出头,现在大多已晋升副高。
关主任找夏院长几趟,说要退位让贤,将病理科主任的位置让给温儒正,温儒正年轻人有这个能力。
但不是每个科室的主任都是关主任,大多数科主任不会退位让贤,他们会想方设想地维护自己的位置。
所以现在夏院长很为难,整个医院的人才要符合目前医院发展的趋势就必须改革,要改革就必须换掉一批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究竟慢慢来,进行自然替代,还是快刀斩乱麻,用改革来快速完成替换。
这个问题现在夏院长很是为难,因为如果强力推行替代,让更加优秀的年轻一代上位,那帮老主任怎么办,这些人可是跟自己一路奋斗过来的。
如果不进行替代,这些新冒出的年轻人怎么办,他们有能力,不管思维还是能力都能够跟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