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各色朝服的官员,如同一排排大雁一样走过了内金水河桥。
朱翊钧等到朝臣们行礼之后,才挥手说道:“宣大司农徐贞明。”
两个一组的小黄门将天语纶音一级一级传下,声音在整个丹陛之下回荡。
绥远王化的功臣之一回到了京师,大明皇帝用大朝会的礼遇迎接了功臣。
徐贞明略微有些恍惚,他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不值得这种礼遇,也就是在绥远种地,修了点水利设施,培养了数百名的兽医,终结了草原人千年以来随水而迁的习俗,提高了畜牧业的产量。
草原人也不都是游牧,他们也种田种地。
徐贞明拿着笏板,在小黄门的带领下,一步步的穿过了左右静候的文武臣子,走过了汉白玉台阶,走进了皇极殿内。
“臣宝歧司司正徐贞明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履任绥远,幸不辱命,自万历十年至今,绥远编民齐户共三十余万户,丁口一百二十万有余,垦田六十万顷,围牧场四十万顷,兴修沟渠四千三百余里,驰道一千三百里。”徐贞明五拜三叩首行大礼觐见。
四千三百里的沟渠,主要是在枯水农闲时期,对堵塞的沟渠进行了疏浚,并且将这些沟渠的水引到田间地头。
精耕细作的大明,仅仅是一个起垄,都让草原人大开眼界,起垄可以防淹、防寒、防旱和抗伏倒,草原人完全没有想到仅仅是一个起垄就能增加近一倍的产量。
“爱卿劳苦,冯大伴,宣旨。”朱翊钧挥了挥手说道。
冯保一甩拂尘,向前走了两步,等待小黄门拉开了圣旨后,才吊着嗓子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民不务本而事末,舍本逐末,多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亲耕,农桑者,古今王政,莫先如此。”
“绥远新辟,万象更新,朕遣司农往,兴教化厚风俗、敦孝悌崇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