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是用心良苦的,这些道理李泰早就明白了,只是老先生时常说起,时常教导。
一夜过去,李泰看着八骏图出了神,也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翌日,当些许阳光从文学馆的窗户照入,李泰便睡醒了。
苏亶正在为括地志做着最后的准备,一卷卷的书开始装车,而今天文学馆门外站着不少人,正在等着文学馆的括地志成书的这一天。
骆宾王站在文学馆门外,等着那扇关了多年的大门重新打开。
杨炯坐在一旁吃着饼,道:“今年你不打算去支教吗?”
骆宾王道:“我要去吐蕃支教,等崇文馆在吐蕃支教的名额。”
“这些塞外边远之地,也如此紧张吗?”
骆宾王道:“西域的崇文馆都满人了,今年的名额没了,不过我今年先去军中,苏主事说就算不支教,今年入夏之后,我就可以去吐蕃了。”
杨炯道:“听说现在吐蕃还有反贼。”
“无妨,杀了就好。”
两个年轻人说着话,等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似乎很多人都提前得到了消息,今天括地志一定可以面世。
众人还在等着,却见一队官兵正在朝着文学馆而来。
杨炯道:“听闻这个括地志集六朝古书,阅尽天下群山,写尽历代山川地势,此生若能一见括地志,此生足矣。”
骆宾王已习惯了杨炯的讲话方式,总是三言两语就会说得慷慨激昂,又带着一些诗意。
大抵,杨炯觉得这世上没有比括地志更集大成的书。
来文学馆的官兵越来越多,原本围在门口的坊民被驱散,官兵站在门口,还有内侍正在高声念着旨意。
皇帝给了魏王许多赏赐,甚至一度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