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和李唐的宗室打交道,苏亶心里还能踏实一些,并且兄弟两人还能说一些心里话。
苏勖向来是一个闲散的人,一心追求学问,别无它求,因此武功苏氏的事他也不管,都是苏亶在安排。
再之后,太子妃定在了武功苏氏,苏亶的长女成了太子妃。
而武功苏氏也从此与太子绑在了一起,从此武功苏氏如何,太子说了算。
直到现在,武功苏氏的子弟鲜有在朝中为官的,倒是有很多人在各地支教。
只能说李唐这一朝的外戚,没有任何一个小辈子弟在朝中为官,外戚一脉薄弱得不像话。
苏亶拿起其中一卷,将书卷打开看着其中内容,道:“需要上百名夫子,将括地志的学识揉碎了,将学识分在一卷卷书中,还要由浅显易懂到精深,都需要时日。”
两人正说着,有学子来禀报道:“禀主事,太府寺的人来了。”
苏亶抚须道:“太府寺的人来做什么?”
“说是陛下旨意。”
苏亶又坐下来,见到了一个太府寺的官吏,来人是太府寺的少卿王九思。
王九思是朝中鲜有的年轻少卿,太府寺少卿。
尽管现在科举及第的年轻人不少,可能够位列少卿的年轻人,依旧不多。
王九思快步走到书库前,行礼道:“本是佳节,前来打扰,实在抱歉。”
对方行礼得体又恭敬,苏亶道:“听闻,你近来在写各地放牧的奏疏?”
王九思道:“正是,关乎人们吃肉的大事,陛下说会多给予下官方便,不过此番来之前下官也没有见到陛下,只是有内侍来传话,让下官过来一趟。”
苏亶算是明白了,今天这一前一后都是陛下安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