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田地吗?哪里是粮仓?”
白方还是摇头。
裴行俭又道:“让塞人王去找王孝杰。”
白方狐疑道:“找他做什么?”
“让王孝杰带着他打仗。”
白方扭捏道:“那功劳岂不是要分他一半功劳。”
裴行俭喝着茶水,神色不悦道:“来人,送客!”
“慢着!”白方忙道:“你说,我都听。”
关键时候,白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裴行俭从一旁的书架上拿下一卷卷宗,给他讲述着大食的形势。
白方看着这些卷宗很吃惊,问道:“你什么时候有这些的。”
“当年在葱岭时,我搜集了很多波斯旧民遗留在各地的书籍,这些书籍我带回了长安城,又询问过了在长安的波斯使者与波斯王子,才写了这些卷宗。”
白方瞧着卷宗上密密麻麻的字,惊叹道:“我果然不能与你这样的人相比。”
裴行俭解释道:“不能光看,也要多写多记,这是崇文馆学子们的学习方式,他们提倡写得再多不如记得多,写得多。”
白方缓缓摇头道:“难怪朝中的文官说,你这样的人成了一个武将实在是可惜了。”
裴行俭道:“我本就是文官出身。”
当然了,这大唐文武双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据白方所知的同辈人中还有好几个这样的人。
其中就有深谋远虑狄仁杰,稳中取胜李奉诫,黑脸将军刘仁轨,无人能敌薛仁贵,战无不胜王玄策。
或许这些人在文人方面也有高低,但不妨碍白方觉得这些人都是文武双全。
在临走前,白方又在长安城留了半月,这半月间苦学兵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