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90">鸟铳稍微贵些,一把造价是二两零一分,就这样边军已经很难用得上了。
这燧发枪再度翻一倍,来到四两一把的造价,边军恐怕就更难大规模装配了。
“怎么贵出这么多?”王崇古追问道。
钱大匠正要开口解释,魏忠德拉了拉前者,抢话解释道:“好叫王阁老知晓,主要贵在工时。”
“王阁老,您别看机关燧发精巧,实际都不值钱,福铁、通条炉楞钻铁、活底螺丝篆、炭、木托这些物料,一杆枪拢共也就九钱七分。”
“但是锉铳管、錾帮镶、钻研、打铰链,用工用时,价银三两一钱一分,一分都没有多收的。”
王崇古闻言,不由嘬牙。
他迟疑片刻,轻声开口道:“要不让兵部先下一批试试?”
新工艺都是刚出的时候最贵,等成规模了,工匠熟练了,工时银价自然就下来了——这是多年来给工匠让利,以及控制成本二者博弈下来的成熟结果。
当然,兵仗局和兵部是分锅吃饭的,该下单下单,该给钱给钱。
甚至工部的军器局想要,也得节慎库出资,跟内廷买技术。
戚继光深以为然点了点头:“陛下,若是正旦阅兵能装备一批,正好可以壮声势。”
以前火绳点火,多有不便,若是只有扣动扳机这点简单动作,那纵马驰骋,对天鸣枪,这声势不是正适合阅兵?
朱翊钧自然从善如流:“明日便将此事下兵部,先造一批出来。”
至于到正旦阅兵,自然能有多少是多少,反正有个百来条足以壮声势了。
说罢,朱翊钧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花钱如流水啊。”
可以预见,这几年的国防经费,可以说是蹭蹭往上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