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今看来,显然还不是时候。”
要是政策从地方官场到民间都不支持,那硬推下去只能是一纸空文,反倒成了笑话。
熊敦朴闻言,也品出皇帝的心有不甘。
他下意识跟着抱怨一声:“前元遗毒不可不谓不深矣!”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这事自然要怪到前朝头上。
中原这个概念是在不断扩大的,由最初的周秦王畿之地,河南洛下一带,慢慢扩展至此后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中原雅言,也就是北方官话同样逐渐开始“四方通行”。
但前元时,蒙古语被定为国语,八思巴字定为国字,雅言首次失去了国语的身份——彼时大儒许衡的儿子许敬仁通晓蒙古语,全族骄傲,就连训斥别人时也会使用蒙古语。
随着中原雅言失去国语的地位,不再四方通行,各地官话理所当然地默默卷土重来。
一次持续百年的历史倒车,再想往前开,自然就要使出更多的力气。
朱翊钧摇了摇头,没跟着一起怨天尤人。
“先打好地基再说吧。”
“让藩属琉球、朝鲜等国,遣人到四夷馆进修,将《学官话》、《官话问答便语》等书籍重新修订,务必订为中原雅言。”
“熊卿现在是独当一面的巡按御史了,不妨强势一些,多看着地方的官府、私塾、学院、寺观、报纸、说书先生…”
好的经验自然要借鉴,尤其要尊重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
朱翊钧仍旧是打算以学校为基础,以地方衙门为龙头,以报纸、说书先生等新闻媒介为榜样,以佛教、道,门等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逐步扩展,慢慢打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