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txt_13">这位族老回答道,“现在家主犹豫该不该跟着行动,本心可是从天下百姓出发?”
刚刚的谈话中,赵釜两次提到了‘乱世’,青帝一族当然不怕乱世,唯有百姓怕乱世。
赵釜继续颔首。
族老们笑道,“族长仁义,此乃我们一族之福。但是从族长推动我们和炎黄神尊结盟开始,我们青帝赵氏其实就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
“纯粹站在我们赵氏的角度来思考的话,只要祂不要求我们直接和朝廷对垒,那么这些额外的援助,我们赵氏提供,有益无害。”
“就比如这次放开修行物资,增加崇山府的修行者之数,就算我们青帝不做,其他世家,学派也已经开始做了,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万一真的开启乱世,我们一族反而失去先机,所以站在族中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什么理由拒绝这种合则两利的事情。”
“反而我们内部先统一意见,族长带着我们青帝一脉的‘好意’去太行山谈判,能够为族中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先机。”
赵釜凝神思考片刻,不得不佩服这些族老对事情看待的方式。
如果周铁衣在这里,就不会有赵釜的困惑了。
当一件事情已经大概率必然发生,那么保守者有可能比改革者更加激进,因为保守的核心就是维持固有的自身利益而非固有的社会结构,当改变已经成为必然,那么在改变中如何篡夺最多的利益,就是保守派考虑的事情了,他们反而不会维持原本的社会结构,因为那样要付出更多的利益,收获却少得可怜,所以他们攫取利益的行动反而会更加激进推动变革。
玉京山,京卫府。
春雨稍歇,赵观山读着朝廷的邸报,太学院书库的变化仍然在延续。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火车商会的去留。
如今火车商会早已经不再只是‘火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