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头就得拿走1200到1500块,两头一砍,中间的毛利润也就剩下大概一吨一千五百块港纸。
跟酸梅汁那种,生产端的饮料厂能拿到一吨八九百块的毛利,曹玉昆在红空的销售还能截留大概5000港纸一吨的毛利,是真的差远了。
卖国内更不行。
在国内现在的绝大多数地方,只支撑一瓶饮料的售价顶到一块钱,再贵根本就卖不动,甚至一块钱一瓶都不好卖,那饮用水呢?一块钱一瓶的饮用水,也就在魔都、首都和羊城这样的超级大城市,一年卖个几百吨到顶了。
国内的工资体系、价格体系,还没到那個能支撑饮用水赚钱的时候。
十四大前几天刚开完,曹玉昆看报纸,很认真地学习了精神,中间钻被窝,还跟赵晓兰探讨了一下,他有预感,至少是公务员的工资,要开始调了。
这是风,而且是大风。
无论别人认不认可,在曹玉昆看来,在国内,公务员工资就是整个社会工资体系,乃至整个社会价格体系、价值体系的锚!
公务员工资只要涨,就意味着货币要开始超发了,民间俗称,也就是钱要开始变毛了——等接下来那位老总上去,开始搞税制改革,把财赋大权彻底收归中央,官府的各种调控体系就要开始上发条,按照上辈子看视频得到的一些模糊的记忆,曹玉昆更是大概知道,未来十年,国内的基本工资,会从正常一个月一百来块上下,飞速地提升到八百一千块,乃至一千大几。
事实上不用那么高,当普通的官府基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能有个五百块以上,饮料就会开始好卖了,因为那个时候,你哪怕干其他工作的,月工资也会上到两三百块,乃至三五百块了——一瓶饮料卖三块钱,虽然还是贵,但富裕起来的人群,却也绝对能消费得起了。
国内人口那么多,不需要太多人,哪怕只有一千万人能喝得起一瓶三块钱的饮料,这个市场的整体规模,就会开始超越红空了。
曹玉昆判断,这个时间点不会远,大概19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