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也是在短视频时不时就翻出来,让人们翻唱或者当,红上一段时间的存在。
所以——
李鱼的民谣她不可能没听过。
可这首——
女乘客:“大魔王什么时候唱的这首歌?!“
“去大理。”
韩小小笑了,“大魔王专门为我们的电影写的。”
李清宁在电影开拍前就已经把这首歌录出来,供剧组使用了,但一直没对外公布,韩小小把这首歌拷贝了下来,一来自己听,二来也是像现在这样,在开顺风车时放一下,宣传一下电影。
对于这首民谣——
李清宁在旋律上没怎么改动,只是在编曲和和弦上略作了调整,以更适应这个世界,尤其在经过李鱼民谣熏陶下人的耳朵。
但这可是大魔王啊。
她这一略作调整,直接让这首优秀的歌有了质的飞跃。
就像写文章。
民谣大概属于散文,就不太起伏。
可又有这么一句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散文写的好,精妙之处往往在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上,就像《受戒》,它没用什么煽情的文字,也没用什么虐恋桥段,只是用朴实的文字带着敏锐的嗅觉在细节处烘托,却让一个小脚印都在微处起波澜。
李鱼就是如此。
她在和弦、节奏、音色、乃至吉他演奏技巧上的一个小小改变,就让人声和吉他完成了声音的情绪传达。如果说原来这首歌让人们听了,会迸发出一种说走就走冲动的话。
李鱼改编后的这首歌——
乘客夫妇三天后踏上了去大理的路。
他们不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