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把他和陈钧的名字一块挂到作训部机要处。
机要处通常只有带麦穗的干部,才会设立这个部门,说得通俗点,其实就是文书和勤务兵的组合,干的就是伺候人的活。
陈钧这一年只是挂名,李武界可真是跟着机要单位的干部,没少学习。
机关单位提干比较容易,李东阁那种级别更是一句话的事,临近年关时就把提干名额给了李武界一个。
军改后,毕业的学员都是从少尉开始,不再出现毕业就授衔中尉的情况,所以,18年年底的提干,同样也是少尉。
除了李武界之外,179旅的旅长冯丘虎,参谋长何应涛,政治部主任杨传州,包括三营长马红杰,四营长祁少详,后勤营长梁科翔都来了。
至于政委不用问,问就是要在单位值班。
毕竟,非特殊情况或者大会通知,双首长可不能那么随便的就能离开岗位。
这些人之所以聚集到军部门口,也是总指挥授意,提前通知陈钧快要回来。
他们过来的目的,只是为了送一送。
西北路远,陈钧这一走还不知道要多久。
这帮老战友,冯丘虎还好,以后若是陈钧能被调回来,还有见面的机会。
可马红杰,祁少翔,还有梁科翔这个跟陈钧当初下营时,关系最铁的家伙,在部队可呆不了多少年了。
四十岁,是正营级转业的一道坎,赵子恒已经离开,接下来就是马红杰,再接下来就是祁少详,梁科翔。
他们这一帮,当初一起组建一营的老兵,都已经进入转业倒计时。
老兵不死,只会逐渐的凋零,一代新人换旧人,很快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就要传到新一代军人的手中。
这一次碰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