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而且在韩老狗看来,在中坪农村,村里的这些年轻孩子就只能继续种地当农民。
现在有个机会拿港岛户口,去工厂学门手艺,脑子缺弦儿才会不同意,而且如今世道开明了,只要港岛那边有亲友能联系,能拍电报发信函,基本没人会拦着不让走,甚至还会主动行个方便,结个善缘,指望对方帮忙带些洋货。
如今中坪的农业机械已经不少,能解放出不少劳动力,与其让这些中坪子弟在大队的工厂干苦力,不如先按照谢虎山说的,让他们走出去先见见世面,最没有出息的,再回来给大队的工厂卖力气上班。
谢虎山的话让韩老狗认同,村里这些大小伙子们,指望他们回炉去读书考学走出去,那是一点戏都没有,指望当兵走出去,一年也就一个半个的指标,为了那张征兵报名表,能人脑子打出狗脑子。
既然村里的工厂能兜底,而且也没有犯法,那还怕个屁,出去见见世面也好,而且那边韩红兵已经去了半年,粗打下了基础,弄出去十几个年轻人去港岛长长见识,就算到时候不想留下,挣一两年的工人工资再回农村,娶媳妇盖房子也是好的。
所以赵会计是代表中坪村来港岛考察,之所以是他,是因为他心细,在羊城的时候就已经对韩红兵问了不少,从工资水平问到生活开支,事无巨细,接下来他还要跟着韩红兵去那些工厂,住处转悠转悠,亲眼看一遍。
这样才能回去跟大伙说清楚,对韩老狗讲清楚,是不是大队能承担责任,把年轻人送来港岛。
“去观塘工业区转一转,路过钵兰街,刚好能让赵会计开开眼界,哪怕没有亲自体验,光是从整条街走一趟,也足够他老人家回去跟二面肥吹一辈子。”谢虎山走过去,对韩红兵眨眨眼,笑着说道。
韩红兵还没说话,赵会计戴着花镜,翻着账本说道:
“花那个钱干啥,可不能干这种事,二小子都跟我说了,钵兰街的贵,观塘那边有更便宜的,三百块钱两个,资本主义社会真不要脸…政府也不管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