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自己是受父亲命令帮曹文诏到宁夏传递重要书信,万万没想到,那信上是父亲写给洪承畴,说自己要战死在古浪峡,把独子托付给洪军门。
没过多久,在前线督军掘壕防守的曹文诏就匆匆赶来。
他原本神情还挺轻松,一听洪承畴打算撤退转移,连忙紧张地正色劝阻:“军门,此事万万不可!”
洪承畴一听就不高兴了。
眼下官军六个领兵将领,全部都跟曹文诏持相同立场,问题是洪承畴认为此战难以取胜啊!
咋说呢,左良玉在身边的时候,洪承畴并不喜欢,可如今左良玉不在,洪承畴反而非常想念左良玉。
若是左良玉在此,二话不说就卷着他跑了。
但曹文诏有曹文诏的判断,他恭敬地行礼,随后才推心置腹地解释道:“军门有所不知,撤退容易,可眼下局面,万众之师能到延绥镇的,只怕连一个营都剩不下。”
洪承畴闻言大惊:“怎么会呢?”
曹文诏见状叹了口气,心说,你洪军门觉得逃跑是件容易的事,那是因为你手下的将领有一定水平。
虽然你觉得他们一个赛着一个废材,也产生了想跑就能跑得掉的误会。
可实际上白广恩、左良玉这样的家伙如果不是在陕西,带个营去别的地方,都是横行天下的狠角色。
何况成建制从战场上逃跑,哪儿有那么容易。
将领要与军官们统一思想,不会上下失和,同时对局势与敌军所在所有了解,至少不会撞进敌军怀里。
士兵也要服从命令,走得要整齐跑得要快,随时防备出现的截击和袭击,行军速度还得比敌军追击的速度快。
它考验的不仅是将领的才华能力,也考验士兵的训练水平。
眼下他们要面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