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遭,打不破就扭头把外面扫了,快打快撤。
桥梁架好,边墙凿开,大军准备入边,钱士升老爷子多了句嘴,直接让刘承宗改变战术,以偏师向沈阳进军,主力直袭辽阳。
根据大明的情报,海州、辽阳这道歹青帝国的前线,驻军居然不是八旗,而是直隶黄台吉的天佑天助军。
海州是尚可喜的封地,辽阳是孔有德、耿仲明的封地,他们的家小旧部都在这边。
刘狮子一听是三顺王的封地,当即对吴思虎、素巴第下令,让他们引军去沈阳,自己率两万军队直扑辽阳。
随军的钱士升看着都迷糊。
他提出天佑天助军的封地在海州辽阳,是想让刘承宗躲着辽阳走,孔耿那帮人虽是汉军,但他们跟那些战场上打输了被招降的汉军不一样。
后金有不少汉军,大多是打到弹尽粮绝,被迫投降,改旗易帜后当伪军,针对大明作战时避战倾向严重,算不上中坚力量。
天佑天助军则不同,孔有德是在山东叛乱后主动投奔后金,因此在对抗明军时最为死硬。
钱士升认为,刘承宗打他们是得不偿失,即使赢了也不能削弱八旗力量。
说实在的,钱士升对自己进言不被采纳这事啊,早习以为常了。
因为他啥都见过,心态好得很。
钱士升十二岁拜入顾宪成门下学习,亲自参与了东林书院的重修建立,跟高攀龙学的《大学》,钱龙锡是他的座师,魏大中、文震孟等人是莫逆之交。
四十二岁中状元,没做几年官,因为党争起来,局势凶险,他就自己辞官回家归隐十年。
直到崇祯登基,下诏启用他掌管南京翰林院,总裁《实录》,当时他真觉得崇祯是天降圣君。
把当时年过半百的钱士升高兴坏了,给崇祯上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