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肉,虽然看着还是瘦,但毕竟比刚刚回来的时候看着好了许多。
“二娃,啥是穿、穿啥来着?”
陶惟的话把耿二凤、万永贵两口子闹糊涂了,只是听陶惟叨叨那么一句,完全没明白的万永贵、耿二凤面面相觑愣是没闹明白陶惟说的是啥。
耿二凤、万永贵的询问顿时让陶惟想起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小小的大王屯还没有所谓的串串,眼睛一亮的陶惟腾的一下跳下炕招呼着耿二凤、万永贵进灶房。
好像按了弹簧式的陶惟闪闪发光的双眼把耿二凤、万永贵惊了一下,赶紧下炕跟着陶惟往灶房颠,三个人的动作惊醒了坐在炕里玩嘎的万小东,眼睛顿时一亮的万小东嘿嘿一笑跟着下炕。
来到灶房看到拿着菜刀劈筷子的万永贵,万小东楞了,“爹,干啥哪?筷子劈了就没有了。”
满脸好奇的万小东边问边凑到万永贵身边,刷刷几刀,几根带尖的木根切好递给等在一旁的陶惟,接过的陶惟拿起腌制在大盘里的鱼片,串花似的把鱼片串在木根上。
紧接着掀开大锅,看着锅里不断改进的辣锅烫,陶惟把鱼片串放进锅里,沸腾的大锅,红彤彤的辣油不断的翻滚着,仅仅几分钟,薄薄的鱼片变了颜色,拿出后,递给等在一旁的耿二凤三人。
入口的细嫩和刺激味蕾的香辣让明明吃饱的三个人顿时有种还能在吃一顿的冲动,眼睛锃亮锃亮的万永贵吊着嘴里的鱼片,两下撸个干净,递过干净的木棍示意陶惟在串两串,回身从筷笼子又拿出一把筷子,刷刷的切成细棍。
这一次,找到了规律的万永贵手下的功夫越发的熟练,细长的木棍飞快的通过万小东的手递给陶惟,而尝试的串了一串的耿二凤虽然开始两串有些粗糙,但是常年干活的大手经过几次的锻炼后很快摸清了鱼片穿串的规律,一把十好几个木根再次穿好放进大锅。
依然是不舍的香辣,依然是那份想要继续吃下去的冲到,彼此对视一眼,万永贵、耿二凤眼中闪过浓浓的惊喜,这一刻,充满信心的万永贵、耿二凤相信这独一份的小买卖一定能改变自家穷苦的生活。
十二、十三,连续两天忙碌,正月十四下午一点,吃过午饭的一家人裹着棉袄赶着马车上路了,车上堆满了大锅、穿好的串子和一捆捆切好的木头柈子。
呼啸的寒风,挤在车板上的陶惟把脸缩在厚厚的大袄子里,跟万小东躲在耿二凤和万永贵的身后,塔塔的马蹄声在乡间小路上不断的前行。
刺骨的寒风满怀的希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下午三点多,一家人终于赶到了县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