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93">这次郝运没获得什么提名,他又不能拿终身成就奖,所以主要的还是颁奖。
其他时间就和安小曦坐在那里当摆设就行了。
这一次的金像奖和以往的也没什么不同,香江电影金像奖比金马奖更加保守,即便是屎盆子找没消化完的花生米,也依旧舍不得挪开嘴。
所以《打擂台》就拿了不少奖。
《打擂台》的艺术水准并不高,商业性也差,票房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其脱颖而出完全靠的是创作者将复古和致敬做到极致之后的情怀泛滥.
这表明了被内地电影市场异化的香港电影人对黄金年代乖张孟浪的创作氛围的怀恋。
《打擂台》拿奖也是一种暗示,包括主席陈佳尚在内,投票者在用这个姿态告诉大家:金像奖是香江的!金像奖就是区域性的!金像奖不是针对所有华语片的!
其实又何必呢。
在香江电影的黄金时代,香江电影是何等开放包容和自信?如今,这样大肆彰显的“保护主义”,也未必不是一种可悲。
更显得香江电影金像奖的虚弱。
未来的某一天,说不定就连导协表彰大会都有可能比香江电影金像奖更有公信力。
不过,黑豆传媒竟然也有一部电影拿了不少奖,这部电影就是《枷锁》——就是忻钰坤他们十几个导演趁着《分裂》剧组下班套拍的那部电影。
但是这部电影报备的制片地区是香江,所以还是香江电影拿奖。
《枷锁》拿的奖项和郝运没什么关系。
刘嘉琳凭借《狄仁杰》封后,这应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结果,她演得武后也就那么回事,《狄仁杰》本身也不是特别有深度的电影。
郝运更关注的是影帝的颁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