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_30">因为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而得名,徐州百姓又称其为“大戏”。
徐州梆子的起源正是明朝,随着山陕移民南下,他们将家乡的民歌小调带入徐州,并与本地歌谣曲调渐渐融合,又与南方流传来的余姚腔融为一体,形成了带有本地特色的戏曲声腔。
因此,徐州梆子的演唱风格既具备北方戏曲刚硬有力的特点,又具备南方戏曲婉转柔和的韵味。
是少有的南北结合后达到完美融合的艺术形式。
在一名家丁的引导下,欧藏华等人坐在了靠近中轴的那桌。
再看同桌的人,穿衣打扮明显比坐在后面的人要讲究。
欧藏华一边听着徐州梆子,一边微笑着跟众人聊起了天,知道他们之中有的是在镇上开店,有的是初出江湖的少侠,还有的则是游学经过,反正大家闲着也是闲着,有人邀请,就过来揍个热闹。
通过开店的人讲述,欧藏华心里大概清楚项旬是个什么人。
总结起来就是年轻时仗着武力爱出风头、心中自有一套道德标准的少侠。
老了之后收敛了脾气,变得乐善好施起来,在这小小的窑湾码头,也能称得上一句‘德高望重’。
没多久,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就从街头传来,欧藏华扭头看去,只见一名少年郎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红袍一脸喜笑的靠近。
就在这时,一个身上衣服补丁累累、浑身散发着湿冷恶臭的乞丐突然倒在了项家大门口。
欧藏华微微一愣,这身手可不是普通的乞丐,莫非是丐帮高手?
项家家丁显然没看出这乞丐有什么不同,眼看着接亲队伍就要来了,便冲过去想要拉起那乞丐。
谁知下一秒,两名家丁一声惨叫着退后,接着便口吐白沫倒地不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