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下定攻取石堡城之心,倒不失为一条好计,然他也有忧心,遂问道:“天下承平已久,京畿之兵多年来专职宿卫之事,他们若骤然上阵,能行吗?”
“陛下所言甚是,臣之所以如此建言,就是想让他们上阵得到磨炼。再说了,他们上阵攻关就是遭遇小挫,也无关大碍,王忠嗣坐拥雄兵,他不会坐视不管吧?”
李隆基于是下定决心,决然道:“也罢,就依卿此计而行。那个董延光不是数次上书请战吗?就授他为兵马指挥使,让他领兵三万,克日出征;另诏王忠嗣为董延光后援,董延光但有所求,他不得拒绝。”
二人躬身接旨。李林甫见皇帝果然依了自己的计策,顿时心中大乐。他知道,董延光此次领兵去攻石堡城,不管是胜是败,王忠嗣皆在皇帝面前讨不到好处。若董延光取胜,可见石堡城易攻,王忠嗣畏缩避战,你到底有何居心?若董延光遭败,大可将取败原因归罪到王忠嗣不配合协助之上。其实李林甫十分明白,以王忠嗣之智之勇,对攻取石堡城持重万分,那么这个石堡城肯定不易攻取,董延光以无战阵经验之身率一帮京畿承平之兵,又如何能取得胜利呢?
既然这样,李林甫心中就拿定了主意:董延光出征之前,自己须派人向他密密嘱咐一番。
吉温是日入夜后,又悄悄入李林甫宅中,自是有隐秘事儿禀报。
李林甫未曾向吉温明言自己对太子李亨的真实态度,然吉温已从上次李适之、皇甫惟明和韦坚一案中,大致瞧出了李林甫的真实目标,由此心领神会。
自从太子妃韦氏被废后,太子李亨的身边之人皆成为吉温的观察对象,良娣杜氏由于太子妃缺位,由此成为东宫内官之首,也就得到了吉温的重点关照。
吉温双手递给李林甫一封告辩,李林甫快速看了一遍,嘴角间就漾出了笑意。
这道告辩系左骁卫兵曹柳勣所写,柳勣的夫人即为杜良娣的姐姐,柳勣所告之人却为自己的岳丈杜有邻。
李林甫笑问道:“这个柳勣竟然首告自己的岳丈,其岳丈又为太子良娣之父,不会有诈吧?”
吉温道:“请恩相放心,那柳勣与小可约谈数回,小可核实多次,应该不会有诈。”
“嗯,他们翁婿之间,到底有何深怨呢?”
“小可都问清楚了。看来他们翁婿二人,性情大为不同。杜有邻为东宫赞善大夫,行事向来持重;而柳勣则轻傲狂放,喜交豪俊之士,他与淄川太守裴敦复、北海太守李邕、著作郎王曾等人交好,其在宅中辄喜聚饮。杜有邻不喜柳勣如此行为,多次训斥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