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徐光启,字子先,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在数学、天文、历法、水利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尤其通晓农业知识,堪称当代袁隆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皇帝竟然读过自己的几本得意之作,一时自信心膨胀,站起身来说道:
“微臣愚作,不敢侮了圣上的耳目。臣在通州督练新军时,曾与蓟辽总督孙承宗大人秉烛夜谈关外军屯的问题,受益匪浅。微臣以为圣上制定的以辽人守辽土的战略是英明的,但若想用辽土养辽人却需要耗费大量的财物。如今朝廷财政拮据,微臣斗胆进谏引入外夷的农作物来增加土地的产出,另外还可以雇佣外夷的教官训练新军神机。”
有明一代是骄傲的,因为在二百七十六年间,他们不曾向任何外族屈服过,不曾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不曾和亲纳贡。曾经的海上霸主荷兰、西班牙、葡萄牙都败在他们的手下,就连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写给神宗皇帝的信中也是言辞恭敬,国威之强盛,民族之骄傲,可见一斑。
在这种背景下,西洋的传教士在明朝地位悲惨,道理很简单:我比你强,信你个鬼!这些传教士只能拿出真才实学来吸引明朝的开放之士,徐光启便是他们积极依附的其中之一。可是要引进外夷的科学、知识来中兴明朝,别说老百姓不屑一顾,就连内阁的精英也需要慎重的斟酌。
好在左战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科技和知识是没有国界的,谁掌握了谁就是强者。他见徐光启提出引入外来物种和聘用外夷教官,平和的劝说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外夷番邦也有可取之处,我们要摆正心态,放下宗主国的架子,主动吸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