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这话说的正义凛然,掷地有声,朱由校听来也是一阵感慨,暗想此人在宦海沉浮三十余载,历任六部中的五部尚书,两次被受为顾命大臣,不结党不奉承,两袖清风,兢兢业业。如今七十三岁的高龄还活跃在一线岗位上,为国为民燃烧自己的残躯,堪称国家之重器,民族之脊梁。
至于那位火器狂魔毕懋康,虽然是科学怪才,但毕竟也是墨汁里泡出来的,情商和智商都属一流。他见黄克缵深得皇帝器重,知道自己能够做到这里用膳绝非偶然,乘机说道:
“陛下,臣也曾读过黄尚书的一本奏折。”
朱由校见他如此识趣,点头示意说下去,只听毕懋康道:
“天启二年,黄尚书调入内阁负责协理京营戎政,曾与老臣一同招募西洋匠人,共铸造吕宋大铜二十八门。后来黄尚书多次与老臣商议再行招募西洋匠人和操练的勇士,不断革新火炮,培养专业的炮手。”
说起这些吕宋大炮,最经典的莫过于义州保卫战时,十几门重炮一次齐射就击毙建虏七百余人、将官二人,吓得八旗兵再也不敢集结冲锋。而后在西域围剿准格尔汗国的大军时,皇家陆军已经统一装备击发枪和小型化的佛郎机炮,愣是让骑兵的弓箭无用武之地。
这说明火器时代已经到来,靠短兵相接已经落伍。火药不仅可以用来制作烟花爆竹,还能成为保家卫国的利器。罗盘不仅可以用来看风水,还能指引舰船称霸大洋。
看着这些不断聚集在自己身边的时代弄潮儿,朱由校暗自庆幸,他本以为明朝的官员都迂腐陈旧,原来都是被满清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