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斩首,此时正是彻底消除游牧民族的时机。朕决定在北海一带修建子卿城,一来是纪念苏子卿牧羊也不忘本的气节,二是要将这里作为管理草原的军事重地。”
这个设想与当年到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贝加尔湖地处偏远,四周又无险可守,很容易遭到游牧骑兵的袭扰。身为三公之首的孙承宗似乎看到了这步棋的妙处,不无奉承的说道:
“陛下圣明,苏子卿在北海牧羊达十九年之久,面对匈奴人的威逼利诱不失气节,始元六年终于回到长安,城内百姓万人空巷,跪在城门迎接这位大丈夫。如果能以他的事迹号召天下人到北海修建城堡,开疆拓土,那么游牧骑兵必然不敢长驱南下。臣建议依辽东旧制,在北海设置都司,不断收拢附近的牧民定居,用圣人之道和中原习俗来教化他们。”
听完孙承宗的计策,朱由校暗道此人确实乃当今奇才,竟然能有如此深远的眼光,微微笑道:
“太师高见,朕心悦诚服,只是朕想直接设置北海为直隶省,派遣一位藩王镇守。从地图上来看,北海虽然偏远,但湖面宽阔,四周河流众多,可以进行耕种和渔猎。为此朕决定迁徙十万军户在这里长期驻扎,同时在外围划分出各部落的牧场,让他们逐渐固定下来,接受朝廷的管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本以为只是在这里设置一个都司,由游民部落自行管理,但听闻小皇帝要正了八经的去经营,顿时便炸开了锅,户部尚书杨涟第一个出面反对道:
“陛下三思,臣认为此计不妥。北海地处漠北,四周是戈壁草原,人烟罕至,历来不被中原王朝看重。臣以为设置都司让蒙古人自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